close

你知道現在台灣的市場上,就有至少17家以上廠商在販賣隨身硬碟嗎?你又知道全世界大部分硬碟的生產都集中在三個大廠上嗎?同樣的規格,卻出現了差距數千元的價差,差別在哪呢?看完這篇就會知道,購買硬碟時要注意什麼了!!

 

根據維基百科說明,硬碟在1956年被發明後,至少曾經有兩百家以上廠商生產過硬碟,歷經許多歲月的紛紛擾擾,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後,時至今日,全球的硬碟生產絕大部分來自於三大廠商:東芝TOSHIBA、希捷Seagate、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(簡稱WD),而曾經佔有一席之地的日立、三星、富士通等皆被以上三家其一併購,甚至連發明硬碟的IBM都被日立併購了,而日立部分被WD併購,日立3.5吋廠被東芝併購。弱肉強食下,現今全球硬碟市場就是這三家廠商三分天下。

硬碟的發展與選購!  

世界上的第一顆硬碟,型號為IBM 350 RAMAC,大小大約是兩個冰箱大,重達一噸,但容量只有5MB…

 

既然大部分硬碟都是由以上三家生產,那數十家廠商的硬碟又是從何而來的呢?當然就是跟以上三家的某一家購買後,再將自己的品牌Logo或外殼裝上。例如都是1TB的硬碟,皆內裝東芝TOSHIBA硬碟,卻也可以看見不算少的價差。一般來說,同一批生產線出廠的產品,也會有分狀況極佳與佳、普通等(等級很多請自行劃分。)貼牌廠商針對不同的價位產品,向大廠購買不同的等級硬碟後販賣,雖然因此買到較便宜的硬碟,卻也因當初購買時的價位與產品等級較低,而較易損壞或速度較慢,甚至維修時層層轉手或對產品不夠熟悉導致況日廢時。

 

 

 

選擇非貼牌,而是自行製造、研發的品牌,是選購硬碟時重要的條件。除了販售的商品會是生產線中最佳的成品外,品牌對於產品的了解、熟悉度也會最佳。硬碟儲存著的是生活的記憶、工作的成績,而資訊的保存也是硬碟的終極使命。如需選購隨身硬碟,不因少許的價位,犧牲了購買硬碟的初衷:高效能、耐用性與好品質,絕對是消費者們的第一考量要點!

硬碟的發展與選購! 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u145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