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所有的電腦零件當中,硬碟可以說是最多人使用和最常更換的電腦零件。畢竟硬碟是儲存資料的地方,隨著影音檔案的增加,高畫質的需求,通常因為容量的不足,成為首先汰換的零件。購買新電腦的時候,大家也會注意硬碟容量,並成為購買的基準。

既然硬碟容量如此重要,大家對硬碟類型的發展有沒有概念呢?以下介紹硬碟發明以來最重要的幾種類形介面吧。

 

 

一、IBM 350

 

1956年, IBM推出跨時代的商用電腦──IBM 305 RAMAC,它配備史上第一部硬碟貯存裝置,可以迅速存取大量資料,是科技化的革命性產品。它跟我們現在習慣用的硬碟不同,非常的巨大。這台名為IBM 350的硬碟機,長152公分,高173公分,寬74公分。是以五十片直徑60公分的圓形金屬片組成,金屬片塗上一層磁性微粒,作為資料存放之用。這種把資料寫入磁片的構造,一直發展了40多年,才由固態硬碟取代。IBM 350的轉速是每分鐘1,200轉,只比現在的硬碟慢6倍。處理速度以當時來說可算非常快。但此時的容量卻只有5 MB

screen-capture-18  

 

 

二、IBM 3340

 

硬碟問世7年之後,IBM推出了現代硬碟格式的始祖:IBM 3340。它的容量是60MB,由兩個30MB的機體組成。而美國Winchester來福槍的口徑也是30X2,這個硬碟也被暱稱為Winchester。它跟350的差別是變成真正的硬碟,跟電腦分開,是可以抽換的卡夾,硬碟從此成為獨立部件。

WinchesterDisk  

 

三、IMagneto Resistive

這個稱之為磁阻的技術,讓磁頭的靈敏度大幅提升,而磁片的儲存密度超越20Mb數十倍,這也成為硬碟的發展趨勢。在1991年,IBM以此技術推出,3.5英寸的1GB硬碟。

 

四、ATA IDE 介面

在硬碟技術發展到3.5吋時,有長達20多年的時間,硬碟規格都以此為基準,成為全球統一的基本部件。此時連接到主機板的介面被稱為ATAIDE)介面。這個IDE屬於並列傳輸介面,接頭為 40PIN,只要是六年級生以上的世代,對這個接頭可說非常熟悉。這個主流規格是 ATA133 型,命名來自它的最大傳輸速度每秒133MB。排線有40 線跟 80 線兩種。

ide  

 

 

五、SATA 介面

 

這個介面是目前IDE硬碟的主要介面,同時也為SSD硬碟使用。SATA 屬於串列傳輸,它的特色是線材較細,又支援熱插拔功能, SATA I傳輸速度為每秒150MB SATA II 384MB,目前不管是IDE硬碟或SSD硬碟,都以SATA II介面為主流規格。

 

六、SSD固態硬碟

 

IBM發明磁片儲存與IDE介面以來,有三、四十年的時間,硬碟的構造都沒有什麼太大改變,全都是以磁頭、磁臂與磁片組成,只有容量大小與傳輸介面有所更動。而1989年,史上第一個SSD固態硬碟就已發明。但它非常不穩定,造價非常昂貴,僅供航空與醫療產業使用。直到2007年,SSD才開始回歸商業使用,並漸漸取代IDE硬碟,成為現在硬碟的主流。

 

SSD的特色,是以NAND Flash記憶體取代磁片,並取消磁頭、磁臂與馬達。除了記憶體外,只多了一個控制晶片。這使運作上速度加快、熱能降低,並減低噪音的產生。由於電腦的設計並沒有跟著改朝換代,固態硬碟仍維持常見的1.8吋、2.5吋或3.5吋規格,並採用SATA 介面作為傳輸。但有些也使用PCI Express或是Express Card作為介面,來加快傳輸速度。

 

目前新一代的固態硬碟,會採用SATA-3介面,或PCI-E x2, x4 x8介面使用。

toshiba01  

 

以上就是硬碟發展史的概述,硬碟從以前發展至今,不論是在外觀或是效能上都可以說是日新月異,不變的是,硬碟作為儲存裝置的同時,在未來大數據的時代將更體現對人類的影響力,未來新的硬碟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?讓大家拭目以待吧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u145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